1610958739478
四合分享 文章分享

浮世绘“月百姿”讲述月光下的中国故事

发布日期:2021-01-18 16:31

日本浮世绘一种以木板作为绘画的艺术形式,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日本,主要描绘人们生活、风景与戏剧的内容。《月百姿》是一部以月亮为主题的大型锦绘(彩色木版画)合集,作者是月冈芳年(Tsukioka Yoshitoshi1839-1892 年)。这本合集表现出月下丰富的故事情节,其题材并不仅限于日本,还包括许多中国的历史、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。包括《曹操/南屏山升月》、《嫦娥奔月》、《苏轼/赤壁月》、《南海月》、《牛郎织女/银河月》、《孙悟空玉兔月》、《子路/读书之月》等丰富内容。

日本浮世绘《月百姿》

曹操/南屏山升月

这幅图表现的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曹操于赤壁之战前夜凝视满月升起的情景。

所谓赤壁,是赤壁山、南屏山、金銮山起伏相连而来。

嫦娥奔月

苏轼/赤壁月 

这幅画描绘了月光下苏轼与好友泛舟赤壁之水的情景,

此时的苏轼有感而发,《赤壁赋》诞生。

观世音菩萨/南海月

牛郎织女/银河月

玉兔/孙悟空

旧时中秋,老北京有拜月、供奉兔儿爷的习俗。这里的兔儿爷就是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,因京城疫情肆虐而下界为百姓送药。传说中这个玉兔不仅下凡送药,而且还下凡欲与西天取经的唐僧结为夫妻,因此便有了孙悟空去玉兔精的寒光洞救师父的故事,而故事里的玉兔精使用的武器就是捣药玉杵。与中国传说中玉兔捣药不同的是,日本民间传说则认为月宫的玉兔不是捣药的,而是捣年糕的。

吴刚/桂树月

传说中月亮上有桂树,有一只蛤蟆。这棵桂树高五百丈,树下有一个人长期砍伐桂树,桂树砍伤了又随即愈合。这人姓吴名刚,是西河县(今山西汾阳)人。他学习仙术时犯了过错,被贬罚来砍桂树,这就是吴刚伐桂的故事。

伍子胥/淮水月 

伍子胥由楚奔吴,在淮水边杂草中躲避追兵。

王昌龄的《西宫春怨》全诗抄录在画的右上角:

西宫夜静百花香,欲卷珠帘春恨长。

斜抱云和深见月,朦胧树色隐昭阳。

张子房/鸡鸣山之月 

相传刘邦项羽垓下之战,韩信十面埋伏,张良于鸡鸣山上吹箫奏楚歌,并令军士并声齐唱。使得楚兵动了思乡之情,纷纷散去。项羽则因寡不敌众,自刎于乌江。后人为了纪念张良(字子房)便将鸡鸣山改名为子房山。

《子路/读书之月》

九纹龙/史家村月夜

画家显然熟知中国历史文化,在创作的作品中不仅涵盖《水浒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三国演义》等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,在画面上也能如实的表现出包含儒学、佛教、唐宋服饰、生活礼仪等中国元素。

敬月、拜月、月下思乡思情显然是中日文化共有的内容。

适逢中秋,在月光下与家人赏月共餐或是寄思未能相聚之人,

或是还有人在为生活而奔走。

这月光之下的千姿百态,传递着情感,也演绎着生活……

分享到:
关注我们
最新文章
文章搜索
好物推荐
3-1
3-3
2-7
2-5
1-16
1-12
1-14
2-4
1-5
1-11
15
1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