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座 | 03.05 崔文治:“悉昙体”梵文初识,与“唐密真言”的东传 - 兼论“梵文”学习在当下中国的文化价值与意义+ 查看更多
去年年底的一次活动上,通过朋友介绍,认识了清瘦而儒雅的崔文治先生。虽然是清华经济管理专业博士毕业,崔先生却在文史哲领域有颇深的钻研与造诣。
我们的闲聊从“梵文”开始,崔先生对语言学领域的认知程度之深,让我一个学语言的人击节赞叹,又十分汗颜。
古籍记载梵天诸众即以梵语为交流工具
《薄伽梵歌》(梵语:भगवद् गीता,罗马化:Bhagavad Gītā,字面意思是“至尊神的颂赞、赞歌”),又称为薄伽梵颂,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,叙述了印度两大史诗之一《摩诃婆罗多》中的一段对话
借用崔先生的一段对“梵文”的概括,梵文可以称作是:
大梵诸天之妙音
诸佛菩萨之真言
西方语文之祖源
东方语文之古师
梵文与古印度文化、与佛教教义的关系,很多人虽不一定了解其端倪,但也应该能够略知一二。
但为什么说,梵文是“西方语文之祖源”呢?
我们都知道希腊文、拉丁文对现代西方语言和文字的深远影响,包括法语、意大利语、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这样的罗曼语族语言文字,也包括我们熟悉的德语、英语等日耳曼语族诸语。
但在中国,了解、并愿意探讨“梵文”与希腊文、拉丁文之间“亲缘”关系的人貌似还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领域。在西方,早在1786年,英国的语言学家威廉琼斯爵士在印度工作时,通过对印度梵文的学习,发现了梵文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相似性,并首次提出了印欧语同源的假说。
英国的东方学家、语言学家、语言天才威廉琼斯爵士(Sir William Jones, 1746-1794)
并且,对于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的英语来说,它的“根”也是在“梵语”。
一言以蔽之,梵文与其他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可谓是“一源万派”。
那么,“东方语文之古师”又当如何理解呢?
其实,大家思考过吗,我们汉语拼音字母表的b、p、m、f顺序最初是怎么确定的?
我们的近邻日本,他们所用的“日语五十音图”,其元音又为什么一定是a、i、u、e、o,而辅音是k、s、t、n、h、m、y、r、w的顺序?
而且,你知道藏语与汉语同语系,但藏文却是仿梵文而制作吗?
藏文中“藏文”一词的写法
法藏醍醐 - 梵文里的“悉昙体”
了解了一点梵文的历史之后,让我们看看梵文的字体。
就像我们中文书法中有籀文、金文、篆体、隶书体、楷体、行书体、草书体等不同的书写字体一样,梵文在人类近几千年的历史中也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字体,从早期的“婆罗米体”、到汉唐时期的“悉昙体”、再到宋代以后流行的“兰札体”和目前最常用的“天城体”。
捧真身菩萨像莲台底座,上刻金刚界五佛种子字悉昙梵文(法门寺地宫出土)
佛教传入中国,梵文作为载体,也开始为我们的先祖所了解与掌握。
后期坛城唐卡中所见兰扎体梵字
其实,玄奘大师西天取回、并藏于大雁塔中的经文,就是用“悉昙体”梵文书写的。据信,唐代初年,八十卷本的《华严经》也是由著名译经大师实叉难陀和义净从梵字书写版本翻译而来。
当初的“唐代密宗”,又称“真言宗”,或称“真言陀罗尼宗”,其教理教法更是倚重“悉昙体”梵文。
真言陀罗尼宗主张,其修习者当在“一期生命之内圆证一切法性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即身成佛”。而速证成佛之法,全在身、口、意三密相应,以感应诸佛菩萨法流。如此,则梵文作为法性之名号、本尊之符信,当然是在所精究。
在崔文治先生的《悉昙浅说》一文中讲到:“真言本为法界元音、诸佛心语,声韵微妙,意含丰富,故择人类语言中声韵最完整、淳正之语文记录传承之。佛现天竺,非无由也。佛灭后八百年,龙猛菩萨以大日真言打开南天铁塔,受金刚萨埵灌顶而取出真言法宝,陀罗尼概以悉昙梵字书之、南天梵音诵之。自此,世间方知悉昙为佛字法言、总持密钥也。”
胎藏界法曼荼罗(局部)
法脉的东渡,与“悉昙体”梵文当代的复兴
法体恒常住,法相有生灭。晚唐武宗灭佛后,“悉昙体”梵文终于在中华大地上逐渐消失了,赖之以传播的真言陀罗尼宗也法流渐涸。
礼失求诸野,唐代初年来唐土的日本空海大师在长安青龙寺惠果阿阇黎座下求学,并接受真言宗传法灌顶,最后把唐代密宗的法脉在东瀛延续了下去。
也因此,时至今日,仍然可以在日本看到大量真言宗(脱胎于唐密)的史迹文物。
而且,千余年前,日本所开创的第一所“综合性大学”也即是真言宗法脉东渡的产物。
在唐密的故乡,在悉昙梵文曾经诵持回响的中国,当我们在21世纪希望重印《中华大藏经》的时候,却发现,我们面临的窘境是没有相应的字库可以利用。
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的《中华大藏经》
悉昙梵文,可谓佛典大藏之醍醐,在中华大地上中断千余年(仅保存于东瀛)。
值国家重大文化项目《中华大藏经》出版之际,悉昙梵文字库(约七、八千个文字与符号)由崔文治先生谨依传承,接续文脉而得恢复。
崔文治先生摹写的梵文“般若”书法作品
如此文化盛事,当更多的分享给喜欢传统文化的诸位。
我们邀请到崔文治先生,和我们系统性的聊一下关于“梵文”的故事与知识。
比如,六字真言,究为何意?后三字是读“巴美吽”还是“呗美吽”?您念对了么?
比如,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者,是何所指?句末是“萨婆诃”还是“娑诃”?
下周六(3月5日)晚,欢迎您光临!
讲座概要
~梵文简史
~梵字、梵音、语法、文献之概要
~梵文向东西方传播,衍生、影响世界各主要语言的过程
~佛学、真言宗简史及梵文在其中的地位
~常见真言研讨
日期:2022年3月5日(周六)
时间:19:30-21:30(含讲座后的答疑时间)
地点:四合书院(中老胡同28号,近五四大街;停车不便,建议公交出行)
费用:98元/人 (含饮品和茶点)
语言:中文
人群:成年人,及敢于挑战自己的青少年朋友们
报名:点击进入
关于崔文治:
崔文治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、硕、博毕业,专业为经济学、管理学
生在黄河岸边,长在泰山脚下
负笈清华大学,经济管理专业
从事金融行业,研究文明历史
徜徉语言海洋,精修悉昙梵字
梵字研究
兼学佛教真言传统与印度教传统,精究梵文之字体与音韵,并以世界各主要语言与之比较印证。
2018年与中华书局合作完成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悉昙梵文字体库,总计约八千个字模,首先应用于《中华大藏经》续编之密教文献排版。
此前全球仅日本有悉昙体字库,要价不菲,此次所开发之字库,向全世界免费开放使用。千年古文,中华重光;利益大众,洵为乐事。